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稚后第54节(1 / 2)





  就连刚认识不久的赵归雁都能出言维护他,这个生他养他的母亲,却能一次又一次地伤他的心。

  真是讽刺。

  程景颐觉得可笑,也的确笑了出来。

  赵归雁看着他的笑,只觉得心里难受的紧。

  她看着程景颐的背影,忽然抱住他的腰,脸埋在程景颐的胸膛上,睁着一双澄澈明亮的眼,语气认真。

  “陛下,你还有我。”

  程景颐一愣,眼底冰雪消融,转而漫上点点亮光,如夜空中璀璨的星。

  台下的大臣见了这样一出戏码,浑身都僵硬着。

  等帝后二人都走了,才开始议论纷纷。

  大家一方面惊叹程景颐对赵归雁的维护和宠爱,一方面又感慨,既便是帝王家,婆媳关系仍然难处理。

  他们都以为宋太后与程景颐之间只是因为宋太后见不惯赵归雁独得盛宠,所以两人关系紧张了一些。

  确实不明其中隐秘。

  “皇后娘娘也的确是胆识过人啊!刚刚竟然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但也有人这样评价道。

  他们也有人觉得宋太后言语过于偏颇了,但也不敢反驳,唯有赵归雁,看着娇弱美艳的小姑娘,竟有胆子说出来,还说得那样精彩绝伦。

  赵云莺咬了咬唇,听着这些话,颇有些不忿。

  赵归雁入宫之前,陛下与太后娘娘还母慈子孝,温情十足,如今赵归雁一入宫,陛下被她蛊惑了,全然不顾母子情分,公然与太后娘娘作对。

  真是个不要脸的狐媚子!

  赵云莺想起来杨氏以前骂过赵归雁是搅家精,如今深觉有理,让母子反目,真是搅家精!

  杨氏眼神复杂,她倒没有一味地觉得是赵归雁的错,她作为外人,倒是看得清楚。

  程景颐与太后娘娘之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怕是许久之前就不合了。只不过,赵归雁的出现,让他们二人的不睦,摆在了明面上罢了。

  杨氏转念一想,自己的女儿赵青鸾,是不是以前在宫里,过得并不是很如意?

  杨氏一想到,赵归雁有程景颐护着,还被宋太后这样针对,那没有陛下宠爱的赵青鸾呢?该是怎样的步履维艰?

  杨氏这样一想,心里头就不得劲起来,对赵归雁的怨恨到倒是减轻了许多,也顾不得怨恨赵归雁,反倒对自己逝去的女儿生出几分自责。

  赵云莺本想与杨氏说几句赵归雁的坏话,却见杨氏呆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什么,顿时憋了一口气,闷在心里,不上不下的,着实难受。

  她试图挑起话题,但杨氏都是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甚至被她闹得烦了,直接冷下脸,训斥了她一顿。

  赵云莺真是又气又委屈。

  第48章 秘辛

  赵清鸿见杨氏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心不在焉,在杨氏不小心泼翻了茶水后,也没有生气。

  他心情甚好,也没在意杨氏的走神,但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感情这么些年也相敬如宾,他关切地问了一句:“夫人,怎么感觉你有些心不在焉,可是身子不舒服?”

  赵清鸿想到刚刚陛下与太后娘娘在高台上的一幕,有些理解了。

  两位这世上最位高权重的人针锋相对,便是他久经宦海,也不免有些心悸。更何况一直待在后宅的杨氏?

  他露出一抹温和的笑,道:“若是不舒服,我去陛下那里求一个恩典,让太医来替你瞧一瞧。”

  杨氏手忙脚乱地拿帕子擦拭着桌面上的茶渍,柔声道:“妾身无事,只是今日看着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的相处,不免想到了鸾儿。”

  她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赵清鸿的神色,见他没有不悦,才继续说道:“鸾儿每每与妾身说话,都是带着笑,从未抱怨过宫中的生活,妾身以前只当是她除了没有皇上的宠爱,但皇后的尊荣还是有的。甚至因为陛下不近女色,冷落了后宫,太后娘娘说不定还会怜惜一二,对鸾儿好一些。可……今日瞧着,太后娘娘似乎……与陛下早有不睦?”

  最后一句话压低了声,她也担心私下里议论君上被有心人听了去加以利用,是以除了夫妻二人,帐外即便有人,也听不真切。

  赵清鸿垂下眼,也不反驳,不过他问道:“为何说陛下与太后娘娘早就不睦?”

  杨氏斟酌了一下,道:“若是因为皇后娘娘,陛下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变了态度。大魏以孝治天下,陛下向来对太后娘娘也是恭顺孝敬,万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公然落太后娘娘的面子。可今日他却这样做了……显然是失望透顶,亦或是不耐至极,就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妾身是女子,对于神情态度倒是看得更清楚一些,陛下今日看太后娘娘的眼神,似乎看陌生人一般,那样冷漠疏离,全然没有一丝情分了。”

  杨氏没有说的是,她还看出来几分怨恨。

  不过,他们母子之间发生了何事,竟导致反目成仇,杨氏还是十分好奇,但她知晓,这必然是皇室秘辛,知道了恐有性命之忧。

  所以,杨氏也就按耐下好奇。

  不得不说,杨氏虽是女子,但也是心思通透,不过这样一看,就能看出太后与陛下之间的问题。

  赵清鸿对杨氏也不禁高看了一眼,他几不可闻地说道:“陛下的确与太后生了龃龉,不过我知道的不多,仅能猜到,是与太后入宫前的事情有关。”

  这世上就没有不漏风的墙,宋太后嫁过人一事,即便当年老敬国公极力隐瞒,也还是有些人知晓的。

  毕竟宋太后当年也是名动长安的美人,有人关注也不奇怪,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她既成婚,那便会被人知晓。

  奇怪的是,宋太后成婚办的隐秘,甚至所嫁之人,也不知是什么身份,都没透出一点风声,被掩盖得严严实实。

  是以当时先帝对她一见倾心,都不知她已是他人妇,迫不及待便下了赐婚圣旨,竟是给老敬国公拒绝的机会都不给,轰轰烈烈地将她迎入皇宫。

  赵清鸿知道这件事,还是一至交好友醉酒时无意说出来的。当时他还想探听一二,却不知那至交好友知道的也不多,仅仅只说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