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2 / 2)


  很舒服,很有安全感。

  “伟杰, 这不是你的错,该发生的事情无论怎么阻止都会发生。我想如果老方还在,他也不会想看到你这么自责。”

  看许伟杰愧疚不已的模样,许娇娇心里不禁有些埋怨老方, 他不想活了, 也不要死在她弟弟面前啊。

  看这事给逼得, 一个好好开朗活泼的人都变成了这样,看着离抑郁都不远了。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是她,就算是个陌生人死在她面前,她估计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

  何况这还是许伟杰熟识的人, 接受不了, 崩溃也是有可能的。

  这一整天, 许娇娇都没有出门,而是在家里陪着许伟杰, 安慰他,开解他。

  当初是她留他在上海炒股票,现在出了这种谁都不愿发生的事情,她也有责任。

  晚上,等许伟杰睡着了,许娇娇才回了房间,然后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第二天早上,许娇娇下楼时,早餐已经摆在桌子上,许伟杰拿着报纸看,听到动静,抬头冲她露齿一笑。

  “二姐,过来吃早餐吧。”

  许伟杰吸取了昨天的教训,今天早餐分量锐减,减少到正常两人份分量。

  许娇娇拿起油条,分了半根油条自己吃,另半根递给许伟杰。

  问道:“昨晚睡得怎么样?”

  许伟杰接过油条,点头,“有二姐在,我睡得很好。”

  许娇娇余光瞄了眼他眼下越发明显的黑眼圈,也没揭穿。

  吃完油条,喝了两口豆浆,许娇娇又吃了一个小笼包,感觉到肚子已经六分饱了,于是放下筷子。

  等许伟杰把最后一个小笼包消灭,许娇娇说道:“伟杰,我们去医院吧。”

  “去医院?二姐,你哪里不舒服吗?”

  许伟杰没想到自己,而是一脸焦急地看着许娇娇的脸色,面色红润,人看着也精神,不像生病的模样啊。

  许娇娇摇头,“不是我,是你,你心里生病了。”

  昨晚她打电话给许主任,询问他上海这边哪家医院有开设心理科室。许伟杰的心里阴影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调节,她这个半吊子不行,就怕留下什么后遗症,继而转变成抑郁症就更麻烦了。

  许主任接到电话,虽然摸不着头脑,还是把自己知道的情况给说了。他说上海这边暂时还没有心理科,但有精神科,上海第十医院的精神科就不错。

  于是,就有现在这一幕。

  许伟杰眉头一皱,干笑一声,“姐,我没毛病,不用去医院。”

  他就是睡不好,睡不着,等过了这段时间,睡眠好了,自然也就没事情了,没必要大动干戈去医院。

  没听过谁睡不好去看医生的,也不怪许伟杰这么想,这才过几年吃饱穿暖的日子,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什么心理疾病都是吃饱了撑的。

  没见医院都没有这个科室,而是笼统的精神科。

  许娇娇一脸坚持,“不行,今天无论你怎么说,都要跟我去趟医院,你有没有病,不是你说了算,是医生说了算。”

  最后,许伟杰还是没拗过她,被她死拉活拽地拽到了上海第十医院。挂了号,然后在许娇娇的死亡目光下,委屈巴巴,一步一回头挪进了精神科。

  精神科很冷清,许伟杰在里面待了一个多小时,许娇娇等在门外,就没见第二个人来诊室。

  这天从医院回来,晚上许娇娇睡梦中,没听到夜半叫喊声。

  去了一次,释放了积累的压力,下次不用许娇娇催促,许伟杰自己也愿意去了,反正不打针不吃药,就是跟医生说说心事。

  许娇娇全程没跟医生沟通过许伟杰的病情,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己跟医生沟通,她就是陪着一起去医院。

  等许伟杰这边不用她操心了,许娇娇开始着手自己的事情,这趟她来上海的目的——买浦东的地。

  如今,上海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九十年代初,为了大力发展浦东,国家批准开发浦东项目。但浦东和浦西交通不便成了浦东发展的钳制,为了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开始建设杨浦大桥。

  但现在,杨浦大桥还没有竣工。

  一条黄浦江,隔开了浦西和浦东,一边是繁华的日新月异的大都市,另一个入眼的则是大片农田,破旧的厂房和无数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两边经济文化相差甚大,就如富家千金和贫家女一样。

  如果许娇娇手里的资金不多,她会倾向于买购买棚户区的房子,然后等浦东开始动迁了,稳稳当当做个房东。

  但她现在手里握着两亿多的资金,财大气粗,就会考虑买入农田,以后可以在上面建写字楼大商场,这可比当房东气派多了。

  浦东新区政府热情欢迎企业来浦东投资,为了吸引他们前来,有很多优惠政策,但有超前眼光的企业凤毛菱角,屈指可数。

  等几年后,随着人民银行和富士银行陆续进驻浦东陆家嘴,标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启动,才会迎来金融公司和企业进驻的高峰。

  对于许娇娇公司的投资,新区政府那是相当欢迎,甚至拿出地图让她自由选地。

  浦东的地段也有好坏之分,有这种送上门的好事,许娇娇当然不会拒绝,按照前世的记忆,她挑选了十来块还不错的地。

  为什么不趁着千载难逢的机会买下一整块地,或者把最好的地段都给买了。

  她是这么考虑的,做人不能太贪心,要留有余地。以后要是哪家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公司来浦东发展,要是买地,结果一看,哪哪的好地段都被她给占了,那不是麻烦嘛。

  个人和公司,就是鸡蛋碰石头,以许娇娇的实力现在是这样的。

  再说,她也没打算进军房地产行业,就是建建商业写字楼和大商场,根本用不了一大片整地,还不如分开买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