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2节(2 / 2)


  此时,苏荏和陈琛听着邵瑜要“为万民谋天下”之言,第一时间不是怒斥邵瑜大逆不道,而是面对着如今南城区鲜血淋漓的事实,再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愿意相信邵瑜说的话。

  “先前向先生求的《龙争虎斗图》,原本已经由我父亲转呈当今圣上,并写了一封走着陈情主和利弊,但东西如今大内,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邵瑜说道。

  “上头那位陛下一心治病,其他的人和事如何能入得了他的眼睛,未能帮上世子,是我无用。”苏荏说话之时,眼中满是讥诮的神色。

  “先生何必妄自菲薄,天下之觉醒,应从文始,先生乃当世大儒,若登高一呼,必然群儒响应。”邵瑜朝着苏荏说道。

  苏荏微微一愣,就听邵瑜继续说道:“先生这幅画,对于陛下无用,乃因陛下已是病入膏肓,眼中除了自己的病情,再看不到旁的东西。”

  “对皇帝无用,但对旁人有用,能够多争取一个人,那便是这幅画立了大功。”邵瑜努力劝说苏荏,一切做出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哪怕没有达成原本的预期,但依旧有其意义所在。

  “苏某早些年因为惯常争斗,心生厌恶,因而多年来近乎归隐之态,如今看到世子,便越发觉得自己不过痴长年岁,远远不如世子这般通透。”苏荏终究还是被劝服了。

  邵瑜选择苏荏和陈琛,理由倒也简单,陈琛有执宰之能,可以处理内务,而苏荏是文人领袖,是可以引导舆论的。

  三人如今理念一致,定下盟约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京中办报。

  第一期报纸,便是针砭时事,报纸上全都在说主张和谈的坏处。

  邵瑜有技术进一步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用来做报纸的纸张,也不需要那么多讲究,因而成本大大降低,足以支撑邵瑜将报纸往四处派送。

  这份报纸被送到国子监,和京中各大书院,甚至是京中大大小小官员的家里。

  京中也因为这份报纸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引发书生游街抗议,国子监还有部分监生阻止上书。

  原本正在进行两国和谈,受着这样的民意裹挟,竟然一时停滞了下来。

  但很快,这些试图反抗的书生们,便遭到了朝廷的警告。

  对于书生来说,最严重的警告就是革除功名,书生们虽然爱国,但到底更在乎自己的前程,原本闹得轰轰烈烈的游街抗议就这么偃旗息鼓。

  朝廷也派人去调查这期报纸之事,之事因为邵瑜等人行事隐秘的缘故,很快调查之事便不了了之。

  对于这个结果,邵瑜倒也能接受,毕竟利己是人之常情,他也没指望着靠一期报纸,就能逼迫着皇帝与朝臣们改变和谈的想法。

  邵瑜只希望,通过这一期报纸打开一道口子,让所有人看到一点反抗的希望,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报纸的事情尚且没有闹出个结果来,侯府却又出了事。

  邵如玉在得知邵侯爷拒绝了四皇子的提亲之后,绝食抗议,以死相逼。

  邵侯爷几番苦劝,邵如玉却依旧一意孤行。

  “你妹妹这是被迷了心窍,就死活认定了,非四皇子不可。”邵侯爷心下觉得十分难缠。

  邵瑜也去看望了邵如玉,她这一次倒不是装样子,而是在动真格,绝食两天,整个人看起来比之前都瘦了一些,似乎邵如玉对待四皇子,并不仅仅是看荣华富贵,而是真心爱慕。

  “父亲心中作何打算?”邵瑜问道。

  邵侯爷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能让她嫁给四皇子。”

  “为何不能?”邵瑜追问道。

  邵侯爷一愣,他不愿意加入四皇子的阵营,当然不能应允这门婚事。

  “嫁女便成了一路人吗?难道不是给我们家留了一条后路吗?璟儿是如玉一母同胞的弟弟,便是真的出了事,她应该也会护着璟儿,也算让父亲的血脉留了下来。”邵瑜说道。

  邵侯爷心中微微一怔,他知道自己儿子如今要做的事,如果成功,自然万事顺意,可如果不成功,到时候邵家只怕会面临灭顶之灾,若是将女儿嫁给四皇子这个夺嫡大热门,邵家自然就多了一条后路。

  可是如果他们成功了呢?那女儿到时候该如何自处?

  邵瑜似是知道他的顾虑,开口说道:“便是父亲不愿,可如玉却态度坚决,若您继续阻拦,只怕她会熬不过这个月。”

  无奈之下,邵侯爷只能应下了这门亲事。

  只是应下这门亲事,在外人眼中,也等同于他邵侯爷站在了四皇子的阵营内,原本还想要劝说一番的七皇子,见了这情形,再见到邵侯爷时便冷着一张脸。

  所谓的志趣相投,实际不过是政治家们披上的一层皮,内里满是对权势的渴望,他们眼中只有权势斗争,半点不曾看见正在受苦的百姓。

  看清这一点的邵侯爷,心下对于如今这个皇权就越发厌恶。

  京中的局势日复一日的混乱,虽然有了先前的报纸风波,但和谈依旧顺利的定了下来,和原剧情中一样,晋朝每年要向北齐缴纳一笔天价岁币,以此换取边境的和平。

  至于边境被北齐占领的十郡,在这份和谈书里,竟然是提都不曾提过一句的。

  等到八月底,眼看着要到了皇帝咽气的那一天,京中各处越发剑拔弩张了起来,而邵如玉,也在数天前,以给皇帝冲喜的名头,嫁进了四皇子府里。

  虽然邵如玉是侯府千金,但因为她只是侧妃,这场婚事又是仓促办下,因而这场婚事略显寒酸简陋。

  能够嫁给未来前途无量的心上人,哪怕婚礼办得寒酸,哪怕嫁妆不够丰厚,邵如玉依旧甘之如饴。

  “今日之事,你到底有几成把握?”邵侯爷问道。

  早在三天前,邵侯爷就已经派人将邵璟和冯贞娘送出了城,名义上是为了让两人出城探望苏夫人,实际上却是给邵家保留血脉。

  “八成。”邵瑜没有将话说得太满,他此时也换上了一身盔甲,腰间系着一个红色的、式样十分古怪的吉祥结。

  “我陪你一起去。”邵侯爷也换上了自己的盔甲。

  邵瑜没有拒绝,而是默默递了一个红色吉祥结给他。

  父子俩一起出门,和早在两月前,就已经暗中联络好的旧部汇合,不过一个时辰,邵家便直接控制了九门。

  宫里的皇帝还没有咽气,宫外已经落在了邵家手中,当邵瑜父子穿着一身盔甲进入皇宫之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向四皇子。

  就连病床上的皇帝,都强忍着身体的病痛,质问自己的儿子:“你就这般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