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章 南行潇湘、道逢蛮狼(2 / 2)

曹羲和夏侯玄也好奇的抬头望向那老者,不过口中却未停止咀嚼,这小店的点心,倒真的是很好吃的。

“年轻人,你还不知道哇!”那老者听于圭问了这么一句,满脸吃惊:“听说那蜀主刘备已经带兵往荆州赶呢,这会儿,估计都快过了三峡了,听说,可是带了二十多万人呢!”

于圭心下一沉,眉头紧皱。自己来荆州,本是为了来寻找父亲于禁,带着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已然十分不便,而此时又横生枝节,万一出个好歹……

“年轻人”老者一声打断了于圭的思绪:“吃完这顿,快往北赶吧,能走多远,便走多远,还带着孩子呢。”

于圭听那老者口音,确是荆民不假,此时拖家带口来到此处,足以证明刘备东进并非谣言。不过……二十多万人,蜀中益州虽国殷民富,但数年前,刘备入川与刘璋火并,益州人口已有折损,再加上,汉中一带还需防备我魏国,所以他料定,刘备此番东进,带兵不会超过十万人[注二]。若是如此,那东吴或许还可以多抵挡一阵。【注二:《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据黎东方教授说,夷陵之战刘备军力不会超过十万。】

他望了望俩孩子,现在让他们回去?只怕比登天还难,而且也没有人可以护送他们,为今之计,只能以更快的速度赶往江陵,最好……务必,要赶在吴蜀开战之前到达。

于圭仰头喝完最后一口茶,在案上扔了几枚五铢钱,喊了声结账,便拉起两个孩子向外走去。

羲玄两人看到于圭头也不回的策马狂奔,也不敢耽搁,紧紧追随在师父骑后。两个时辰不到,三人进入了一片树林,周围也霎时变得凉爽起来。于圭知道,不远处便是汉水渡口了。到了附近暂寄马匹的地方安顿好后,他便带着两孩子步行到了渡口。

候了半晌,终于看到一叶扁舟,疾疾从江对岸驶来,不多时,已至岸边。

夏侯玄立刻就注意到了那艄公的奇异外貌,黄褐色的胡须,衬上黑瘦的面庞,倒是显得有几分诡异。

于圭不经意的瞥了一眼艄公的奇异装扮,笑问道:“船家,对岸可是前往襄阳的路?”

艄公点了点头,并未答话。曹羲倒是没有太在意艄公的长相,毕竟荆襄一带,汉蛮交接,形形色色的人也是有的,他想。

于圭带了俩孩子上了船后,自己一直立在船头离艄公不远的地方。曹羲从未体验过这种身在扁舟,横渡江水的感受,此刻正站在船尾,望着水流欢呼不止。夏侯玄则一直皱眉盯着这个奇怪的老头,只见那老人虽身板瘦弱,一双臂膀却极为有力,船以极快的速度掠过江心,疾疾行驶。

惊乍突起!

未及于圭阻止,一道寒光已然指向艄公咽喉!

“玄儿!”于圭虽口中喝止,但却并未动身。

“你,究竟是何人?”夏侯玄目光如炬,他虽不高,但气势却是十足,长剑对准艄公咽喉,距离恰好适中,既未伤人,又足以自保。那艄公倒是丝毫没有惊慌之态,几乎就在一瞬间,只听见一声怪笑,未及众人反应过来,那艄公便消失在了水波之中。只余下惊愕异常的曹羲,平静如常的于圭,和依旧注视着水面的夏侯玄。

“师父”曹羲满面不解:“刚才怎么了?”

“这得问你表兄了!”于圭慢慢摇着船桨,其实他也明白那艄公的不对劲,只是他想看看羲玄两个孩子的看法,于是此刻故意装作不悦的样子。

“很简单”夏侯玄似是胸有成竹,他徐徐说道:“那艄公并非真正的艄公,而且非我族类!”

“哦?”于圭微微一笑:“不妨说来听听。”

“首先,他的外貌,举止,与一般艄公大有异样。”夏侯玄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在茶肆我们便已得知,刘备发兵已至三峡,百姓为避兵灾,大多已经逃往北方,或是东迁。他一个艄公独自留在这汉水之上,能有什么生意?”

曹羲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于圭面露微笑,又接着问道:“就凭这个,你也不能劫了人家的船呀。”

“还有一点”夏侯玄微眯双目:“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穿着。”

“我发现,他的项上、腕上,戴着象牙饰物。而全天下,也只有益州南中,以及扬州交趾[注3],才有那珍贵的象牙。一个普通船工,若有象牙做饰物,又哪里用得着在江中劳苦?”【注三:交趾,即今天的越南部分地区。汉时至三国为中国交趾郡。】

于圭点头表示认同,夏侯玄的敏锐让他略为吃惊,但他同时也加重了担心,那个人的确不是中原人,当然,也不像是荆南的武陵蛮。

那么,他就应该是,益州的南蛮!

如果是这样……于圭不由得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