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乞儿军中遇恩主、大将军运筹夺兰台(2 / 2)

“妙,大妙,彦靖言之有理!”

曹爽听了丁谧一席话,胸中顿时豁然开朗,他不禁拊掌点头笑道:

“可是话虽如此,如今孤的幕府之中,除了诸君之外,人手颇显不足。这些位置,该找何人填补才是呢?”

“大将军勿忧。”这时,新近来到曹爽麾下的幕府长史邓飏起身开口了:“臣这里倒是有几个人选,可以推荐给大将军。”

“哦?玄茂有何良策?”曹爽望着眼前这位略显阴鸷的中年幕僚,眼中充满了期待。

这邓飏,字玄茂,乃是南阳新野人氏,前朝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高密侯邓禹之后。

明皇帝时,此人曾先后任过尚书郎,洛阳令,中郎,中书郎等颇有前途的要职。曹爽彼时便和这邓飏有几分交情。可惜邓飏后因涉及了太和年间的“浮华案”,被先帝免官,下诏永不录用。

如今曹爽成为辅政大臣,邓飏这才翻了身,当上了大将军长史。

邓飏为人颇是贪财好色。坊间传言,他曾与一名叫臧艾之人商议,只要对方将其父亲的美貌小妾送与自己,自己便会为臧艾授一官职。此事虽见不得光,但正所谓坏事传千里,纸包不住火,所以京师市井间,尽皆给邓飏起了个不短的诨名:“以官易妇邓玄茂。”

不过邓飏好色归好色,才能倒也不差,这也是他得到曹爽看重的原因。如今,在这大将军幕府中,他的地位则仅次于丁谧一人而已。

邓飏向曹爽一揖到地,俯首言道:

“启禀大将军,当年先帝在世时,卑职与几位好友皆任职郎官,而又时常相聚于黄公酒垆,互相品评标榜,先帝一向忌讳群臣结党,因此对我们心生厌恶,弃之不用。如今卑职幸蒙大将军赏识,得以任职幕府,可是昔日诸位好友却还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实在可惜。如大将军有意,臣愿为大将军举荐这几位好友。”

“哦?是吗玄茂,既然如此,那真是太好啦!”曹爽闻言心中大喜,他拊掌大笑问道:“却不知玄茂想要举荐的人,是那几位?”

“启禀大将军,臣要举荐的,共有三人。这三人,分别是驸马都尉何晏何平叔,李胜李公昭,另外还有前并州刺史毕轨毕昭先。”

邓飏所推荐的三人,曹爽自然都听说过。

何晏,乃是武帝义子、金乡公主夫婿。少时便有神童之名,其人名满天下,此人自不必说;而李胜李公昭少时便游于京师,以前和自己倒也有几分交情,只是后来因“浮华案”被先帝免官拘禁,不得外出,因此这些年倒与自己断了联系;至于那毕轨毕昭先,明帝当年尚在东宫时,此人就曾担任平原王文学,也算是先帝身边的从龙之臣,自己自然最为熟悉,后来在北境任职并州刺史,因轻敌冒进,坏了军事,这才被免了官。

“很好,此三人,孤也早有耳闻,只不过孤受命以来,事务实在过于繁杂,实在忙碌,倒是一时忘记了。”

曹爽沉吟了一会儿,对刚刚从禁军大营换防回来的曹羲说道:

“三弟,听说那驸马都尉何晏,才华横溢,又一向喜欢与士子清谈文学。而那些清谈文学的士子,一向又以泰初为首席领袖,因此我想,让你和泰初二人找个机会,亲自去拜访一下何驸马,你看怎么样?”

“是,大哥。”曹羲升任中垒将军不久,前几日刚刚又得了安乡亭侯的爵位,心气颇高,因此毫不犹豫便接下了这个任务。

过了一会儿,丁谧又道:

“启禀大将军,兖州刺史刺史桓范桓元则,一向与我交好,且才堪大用,如今大将军想要以大司农一职分割度支尚书之权,我看此人倒是上上之选!”

曹爽闻言,点了点头道:

“桓元则智囊之名,孤也早有耳闻,既然如此,大司农一职,交给桓元则便是。”

这时,年轻的裴秀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起身朝着曹爽行了一礼,而后言道:

“大将军,如今尚书台的人选,已然有了眉目,那么如今占据尚书台的众人,大将军也应当尽早打算,为他们安排些合适的职务才是!”

王弼见裴秀献策,心中也想起了一件事:

“大将军,不仅如此,中书省那两个老人,虽然暂时不可轻动,但大将军不妨先给他们戴几顶高帽子,至少也可以让他们不再轻举妄动!”

曹爽听了裴秀、王弼的话,顿时得到了提醒。他心中顿时想起了天子身边的钟毓、王肃、刘放、孙资,以及赵俨、卢毓、王观这几个台阁中的绊脚石。司马孚乃是司马懿亲弟,且一向处事滴水不漏,自己暂时拿他没什么办法,不过钟毓、赵俨、卢毓、王观这几个家伙,自己还是有办法将他们调离台阁的。先前自己只不过苦于缺乏人手,没有合适的人来顶替这几个空缺,这才没有尽早打算。可是如今,曹爽想到此处,点了点头:

“孤明日便上奏陛下,让王肃出任广平太守。至于刘子弃、孙彦龙,孤会上奏陛下,加封他们左右光禄大夫的尊衔。此外,陈泰陈玄伯,虽与司马家有旧,但却与泰初交情匪浅,孤且升其为游击将军,如若此人能为我所用,倒也是个强援。此外,魏郡、弘农这几个地方的郡守,就快要致仕了,雍州那边,也一直都有空缺,待到三弟请来几位贤士,咱们便将钟毓、赵俨这几个人,安排出去!”

“大将军明断!”

众人见局势还算一片明朗,心中尽皆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