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一章 山巨源竹林逢旧友、何平叔清谈识后生(2 / 2)

夏侯玄又如何能不高兴,此番他本是前来为大将军招贤纳士的,此时此刻遇到了山涛山巨源这个才具非凡的老朋友,他的内心自然是喜上加喜。

这下子轮到阮籍愕然无措了。

“原来……原来你们早就认识了啊……”

阮籍觉得诧异,可转念一想,这两个朋友都是非凡才士,又觉他们认识也是理所当然,可毕竟他还是有些不明所以,故此不由自主的挠了挠头。

嵇康倒并没有感到惊奇,一向话不多说的他只是去不远处的竹庐内取来了茶具与木炭。

四人就林中席地而坐,昨夜一场大罪,酒意酒劲未散,自然是不敢再喝酒了,于是四人开始烹起了茶。

“泰初,记得你我上次青州一别,不觉已过了十一年之久,如今想来,岁月当真是如同白驹过隙一般。”

已然胡须丛生,人到中年的山涛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不过今日得以在此重逢故人,亦不失为人生一乐,我看,当浮一大白!”

夏侯玄爽朗笑道:

“上次在青州未能与巨源大哥畅饮,未曾想今日重逢,竟也只能烹茶,倒是一件憾事。”

“无妨无妨。”山涛笑道:“大家乃是有缘之人,何愁来日不能相聚,共醉一场?来,今日咱们就以茶代酒,满饮此杯!”

“好!满饮此杯!”

四人举起茶杯,一饮而尽,全当是饮酒了。

“不满巨源大哥、嗣宗兄弟、叔夜兄弟,玄此次来到竹林,与大家相会,实是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不知山某可帮得上忙?”

“巨源大哥可还记得,自己十年前在青州时,与在下谈论当今天下时政的场景?”

山涛一听此言,顿时明白了夏侯玄此来的目的,他会心一笑:

“哈哈哈,生平之志,自不敢忘。只不过山涛与诸友相约,要在这竹林中畅游二载,此时只怕还不能立即随泰初同往,待约期一到,涛自会亲自前来拜会泰初!”

阮籍已然明白了二人所说之事,他举杯笑道:

“不错,我们是与巨源兄,还有几位友人有畅游竹林,大醉数年之约啊。”

话不多的嵇康也说道:

“在下虽无庙堂之志,但一来朝堂有泰初兄这般赤诚君子;二来,康乃曹家婿,自然应当义不容辞,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不过我等有旧约在前,也不可轻易食言。”

夏侯玄举杯一笑:

“既然如此,玄便等着巨源大哥、嗣宗兄弟、叔夜兄弟出山的那一天!”

几人并非是虚伪之人,既然话至此处,夏侯玄心中大石也终于落了地。数人再不谈论庙堂之事,只是尽情谈酒论诗,说剑闻琴,自有一番快意。

————

何晏近日来新晋尚书台吏曹尚书这一要职,虽然事务繁杂,但对玄学经学极感兴趣的他,闲暇时光并没有耽搁下这个爱好,依旧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经典作批注,与好友论道法。

何晏本是个心怀大志,不甘清闲之人,但由于他接连遭到文皇帝曹丕与明皇帝曹叡两代天子的冷落,这多年来倒也渐渐喜欢上了清闲的日子。在如今的何晏看来,立言、立功,这两件事都不可偏废。

这一日,何晏与名满洛阳的小名士王弼畅谈了将近两个时辰。本身就惊才绝艳的何晏经过这一番交谈之后,内心对这个后生小子的评价更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何晏此刻手持王弼近日为《老子》新作的注释草稿,一边点头,一边诵读着,此刻,他的眼神中掩藏不住的,是无尽的赞赏与惊奇: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何晏心中更是大奇,王弼所言,是要从千变万化之象中,把握不动不变之至理,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在何晏看来,此番道理就好似是百年佳酿,闻之香醇,品之则回味无穷,实在是妙不可言的不刊之论。何晏不禁激动的赞叹道:

“妙,大妙!仲尼称后生可畏,若辅嗣这般惊才绝艳的后辈,才配得上后生可畏这几个字,才可与言天人之际也!”

王弼虽然竭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兴奋,看起来并无太大波澜,但他心中早已波涛汹涌。毕竟,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人本身便不容易,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当朝重臣,名满天下的名士?

再者,王弼此时也不过是个少年,城府自然不深,对待他人的赞誉,自然更加难免于喜形于色。王弼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朝着何晏一揖言道:

“何尚书谬赞,弼愧不敢当。”

何晏此刻心中尽皆是一片爱才之心,他拍着王弼的肩膀笑道:

“大将军幕府之内,空缺不多。可如若让你一直担任白衣客卿,未免太过于屈才了,这样吧,尚书台还有一空缺,晏明日便举荐辅嗣担任尚书台台郎,如何?”

心中藏龙卧虎的王弼此刻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对着何晏一揖到地:

“谢尚书厚爱,弼定不负尚书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