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2 / 2)




「要承担风险的人不是你,才会说得这么轻松。」



「会得到投资回报的人也不是我啊!」



听到我这么说,马可抬头望著天花板痛苦呻吟。



我再次为了飞出月面而来到宇宙港口也是事隔了四年。港口依旧热闹不已,穿梭往来的人们所营造出来的气氛也几乎和四年前一样。我站在搭乘闸口附近的等候区,四周的人看在眼里,肯定会觉得我是个不熟悉星球旅行而紧张不已的家伙。



不过,我手边只带著一台储存了无数企业数据的行动装置,和一只装了日常用品的包包,所以搞不好会觉得我不是旅客。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是来宇宙港口迎接生意对象的商业人士吧。



换穿衣物或其他什么物品半路上再买就好,行李能尽量简化就尽量简化。基于理沙这样的说法,我此刻才会如此一身轻。



不仅如此,像我这种在金融界打滚多年的人,难得会是站在一般人士的专用闸口。



只要是在金融界多少有些名声的人,百分之百都会利用头等舱的专用闸口。



「那就这样喽,帮我跟艾蕾诺亚问好喔!」



「不是跟羽贺那?」



我反问后,理沙也忍不住露出淡淡的苦笑,补上一句:



「也帮我跟羽贺那问好。」



「地球太大了,我怕会找不到她。」



听到我这么说,理沙往我的背上猛力一拍。



我轻轻咳嗽看向理沙后,理沙朝向我竖起大拇指。



我只能露出笑容回应。



「你就抱著轻松的心态去一趟吧。说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很难相信,但别看地球那么大,如果到世界各地旅行,其实会出乎预料地到处遇到熟人。」



「是喔?」



「凡祈求的,就得著。毕竟人们并非完全随机在行动。不论是在多么宽广的地方,只要是意识相近者,都会循著相似的路走。」



我缓缓反刍理沙的话语,像要吞下话语似的点了点头。



「如果你是想鼓励我,可不可以说得简单明瞭一些?」



「说话迂回是为了受人尊敬的基本动作。」



「黑心修女。」



「所以我每天都在上帝面前忏悔。」



想凭嘴上功夫赢过理沙实在太难了。



我笑笑后,看向告知出发时间的布告栏。



「虽然还有一点时间,但我还是先去闸口好了。毕竟是第一次搭乘,难免有些担心。」



「你明明会做金额高得惊人的交易,在这方面却没有什么胆子喔。」



「凡事都是熟能生巧。」



「呵呵,那就等你回来喽!」



说罢,理沙从正面紧紧抱住我。



我没有一丝「大庭广众之下太丢脸了吧」的想法。不过,我不会觉得丢脸也不是因为四周很多人都在拥抱。对于有没有面子之类的问题,理沙绝对不会被影响。她能够无所动摇地注视真正重要的事物,不会胆小地别开视线。所以,理沙会想要这么做,就表示那是正确的。



我就这么让理沙抱住我很长一段时间。当理沙总算松开手时,反而是她露出感到意外的表情。



「如果你愿意多少表现出害羞的反应,姊姊我会比较开心耶。」



「黏人的小狗被摸头时会害羞吗?」



「……你这样反而变成我要害羞起来了。」



理沙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我一边笑,一边说:



「那我走喽。」



「好,等你回来。」



就像平常在教会送我离开,理沙挥挥手这么说。我以为理沙会一直挥手目送我离开,却看见她迅速转过身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理沙果然是理沙,永远是一样的作风。我感到安心地穿过闸口。



穿过厚厚一层玻璃后,另一端已是一片宇宙空间。就天文学的含意来说,月面此刻算是夜晚,所以呈现一片黑暗。尽管知道月面圆顶所映出的白天或夜晚只是一种影像呈现,还是难以切换思绪,我不禁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视线前方的地球也因此显得再明亮不过。



从这里看过去明明不觉得地球有多大,但看见面积根本不是月面可以相比、如同月面世界之母的地球模样,我不由得微微挺直背脊。地球上住著人数超乎想像的几十亿人口,生命的历史也超过四十亿年。



意识相近者会循著相似的路走。理沙说过的这句话也可以拿来套用在投资界上。



不过,对于这句鼓励话语,我却是难以克制地心生悲观的情绪。



与羽贺那分开后的八年时间,没有收到羽贺那的任何只字片语。最初的几年羽贺那有可能会因为未成年,加上离家出走不久,所以无法主动联络。但是,在那之后已经过了八年。羽贺那想要凭自己的意识打通电话应该不成问题,她如果会留意月面的动静,肯定也会看见我的名字。



这么一来,羽贺那没有主动联络的事实对我来说,只会让我联想到不愿意去思考的可能性。羽贺那因为怨恨我,所以不想再与我扯上关系而藏身匿迹。



虽然理沙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但这样的可能性也是原因之一,我才会一直没有到地球寻找羽贺那。当然了,哪怕羽贺那对我恨之入骨,我还是想要见她一面,当面向她道歉。不过,这毕竟是我的个人想法,或许羽贺那并没有那样的意愿。



该怎么做才正确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不过,可以很肯定的一点是,即使面对悲观的可能性,只要想到羽贺那,我还是会回到八年前的自己。



我回想起与羽贺那两人专注在股票交易之中,朝向梦想前进的那段时光。在任何方面都还稚嫩的两人窝在床上,裹著无知且无垢的棉絮,尽管短短片刻却心灵相通的那一瞬间。就是到了现在,我仍相信与羽贺那牵起的手心里,塞满世上的一切秘密。



对于这一切秘密,我也是用同一只右手狠狠甩开。



我注视著自己的右手,反覆张开又握拳的动作。四年前只要一想起羽贺那,右手就会变得僵硬,狼狈地不停颤抖。不过,多亏了克莉丝和艾蕾诺亚,右手现在重获力量,但还只能够朝向渴望得到的东西伸出手。现在,为了评估投资对象,我的右手日复一日与无数人的右手互握。右手的力量满溢,积极地想要抓住自我梦想。所以,我不否认自己会忍不住想像那画面,想像自己学起地球的老电影情节,抓住怨恨我的羽贺那的手,硬是把她带回月球。



当然了,虽然我会拿玛莉亚的事教唆马可,但我自己其实根本脸皮薄到不行。



我用鼻子轻笑一声后,忍不住对自己摇头叹气。



「……是说,好像进来得太早了。」



一方面因为是第一次要出门旅行,我担心会出什么状况才提早穿过闸口,但现在距离搭乘时间还有好一段时间。至于出发时间,则是开放搭乘后还要再等上三十分钟。



乾脆找一家咖啡厅确认电子邮件好了。搞不好马可寄来了后续报告。我这么盘算著,而移动脚步前往免税店、餐厅和贩卖旅行用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的区域。因为港口是从月球要出发到地球的地方,所以也贩卖许多抗重力商品。我还看见利用施压方式硬是让血液循环,以免血液过于集中在双脚的腿部护套。



我一边走,一边寻找可上网的咖啡厅时,发现一个奇妙的摊位。最初我以为是在卖旅行险的摊位,但后来发现不是。那摊位的商品出现在这种地方感觉非常奇特。不,用奇特来形容或许太保守了。



我当真以为自己看花眼,甚至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不会吧?」



我忍不住低喃一句。那摊位只是一个窗口,利用店家和店家之间的小小空隙摆上简陋的桌椅。身穿套装的男女柜台人员坐在里面,目前有两组客人上门。他们的头顶上方挂著果然显得有些低俗的招牌,上面写著:「出发到地球前的短短时间就可以搞定!」「只需要您手边的护照,不需要其他身分证明!」「回到月球时搞不好已经是大富豪!」「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那是连手背上都长满手毛的丹所率领的「新纪元发展公司」的临时柜台。虽然难以置信,但他们在这里也从事著不动产融资,而且有客人上门。



我本以为是有人在开什么恶劣的玩笑,但一旁的电子布告栏一行又一行显示出不动产行情,人们也一个接著一个停下脚步观看。看来不动产行情的过热现象在这里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既然说是不动产融资,应该会是很大笔的金额,有可能在这种地方决定物件,当真进行融资吗?客户审核呢?物件确认呢?



我感到疑惑地望著办事处时,和一名闲著没事做的柜台人员对上视线。



对方亲切地对著我展露微笑,做出指向椅子的手势。我当然也可以选择离开,但脚步晃啊晃地往对方的方向走了过去。我没能够战胜好奇心。



我本来就知道不动产的行情过热,也知道ABS和CDO会那么畅销,就表示构成其资金来源的贷款也像会生金蛋的母鸡到处有人抢购。既然是这样的状况,组成贷款的最前线当然也会忙得像在打仗。



我虽然到访过像丹所经营的那类企业,但没有去过该类企业实际在办理贷款的现场。



我万万没想到不动产融资这种东西也可以设置临时柜台,这明显超出常识范围。



回想一下莎蒂亚说过的话吧!



事实上是真的存在稳赚钱的方法。



只不过,那些人总会做过头。



「您等一下要出发去地球吗?」



听到感觉和善的女性柜台人员这么说,我猛地回过神来。



「是、是啊。」



「您是第一次要去旅行吗?」



看见我方才发呆在想事情,柜台人员似乎以为我是因为要去旅行而感到紧张。



我含糊地勉强做出回应,并趁机切换思绪。



「我再一下就要出发到地球了。」



「您是搭下一个班次吗?如果是的话,时间应该还足够。」



柜台人员面带微笑说道,看起来没有显得特别焦急的模样。



「呃……距离搭乘时间只剩下三十分钟。」



「是,我明白。不过,我们公司的标语就是迅速、仔细、积极融资。」



如果马可此时在我的身边,肯定会紧紧皱起眉头。



不过,我的思绪却是越来越清晰。我把原本真的静不下心来的态度,就这么直接转换成演技。我咳了好几声说:



「那个……我听说就算没什么钱,好像也可以申请到融资喔?」



「是的。方便请教您去年的年收入有多少吗?」



柜台人员一边拿起手边的行动装置开启固定格式的确认表格,一边问道。



我想起丹的发言,大胆撒谎说:



「那个……我是去年从地球来到这边,但什么都不顺利,所以现在决定暂时先回去……」



「也就是说,您目前在工作方面……?」



我摇了摇头。



我心想如果被拒绝,就回答「回到地球就会有工作」,没想到立刻听到:



「请问您有资产吗?」



柜台人员没有拒绝。



我反而紧张起来地这么回答:



「这部分也因为这次的地球旅行……」



我心想这样回答或许做得太过火了,但仍保有天真感的年轻柜台人员没有显得特别讶异地这么说:



「我们公司有准备几种方案可以提供选择。请问您在物件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柜台人员笑容可掬地看著我。看来我假扮没钱也没工作却想买房子、脑浆稍嫌不足的地球人,似乎扮演得相当成功。



演技成功到让我不禁内心动摇起来。



「……呃……」



我没料到会进行得如此顺利,所以没有思考到下一步该怎么走。



情急之下,我想到住宅支援计画建盖住宅的地区。



「那个……我本来是在第二外区附近工作,所以想买在那一带地区……」



「原来如此。说得也是,毕竟那一带地区很积极在进行都更计画。那么,如果是像这样的格局,您还满意吗?」



柜台人员操作一下行动装置后,把萤幕转向我。



画面显示出一个虽然地理便利性较差,但四房两厅的空间只要价一百一十八万慕鲁的物件。



这太夸张了吧?我忍不住这么心想,但不是因为看见空间如此宽敞却价格低廉,而是因为针对我所设定的角色条件,一百一十八万慕鲁的价位未免太高档了。



说不定对方是看出我在说谎,才故意这么提议。



对方搞不好正在内心暗自说:「你这个月面英雄想做什么啊?」



「可、可是,这会不会太贵了一点?」



「会吗?现在大家大多会从这价位的物件开始做投资喔!」



「那个,我不是要做投资的意思……」



「喔,不好意思,对地球来的客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在月面,我们不会把房子看待成负债,而纯粹是一种资产。毕竟只要购买就一定会涨价。比起已经涨过头的股票,买房子来赚钱会更有效率喔!」



对方对我这个打倒阿法隆、专门投资股票的人做出这般发言。



这到底是恶劣的玩笑话,还是……



我抱著混乱的情绪,再次反覆说:



「可是,我既没有工作,也没有资产……」



「请您放心。和您有著一样条件的人拥有三栋房子的例子并不稀奇。只要是我们公司提供的贷款,您绝对可以放心。」



说著,柜台人员操作起行动装置,在画面上显示出商品简介。我不得不夸奖自己没有惊讶得从椅子上摔下来。



假使柜台人员的满面笑容是事先安排好的哏,几天后全月面的家庭应该会在整人节目里看见我的身影。



「这个贷款是取五个英文单字的字头来命名。」



我像个呆瓜念出写在简介上的单字。



「……No Income No Job and Asset……?」



「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资产也不成问题。据说在地球很有名的神秘文化之国『日本』存在著NINJA,这个贷款就是从NINJA联想出来的商品。」(注:NINJA为日语的忍者发音。)



据说他们只要在头上放一片树叶,想要化身成什么就可以化身成什么。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这一变之后,原本是社会负担的鲁蛇,立刻摇身变成堂堂资产家。



「您有没有兴趣呢?只要提供旅行时的身分证明书和签名,就可以签约。」



我也看向对方的脸,深深凝视对方藏在眼底的情绪。一路来我识破无数在财务报表动手脚,哄骗会计查核人员,在不论是客户或交易对象等所有对象面前都扯谎到底的CEO或CFO。



我确信了一件事。女柜台人员没有怀疑自己说的话。对于眼前的状况,她没有一丝一毫的疑心。隔壁桌签好契约的两个客人正在和柜台人员握手。那两人的穿著打扮看起来并不像有钱人家。可能是因为原本不相信真的能够签约成功,两人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



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地球人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他们是来自有六倍重力的地方,也比人迟钝六倍的朴实人们?但是,我是谁?



我这么自问,而答案非常明确。我是投资家。我是月面最优秀的投资家。我拥有好眼光,也拥有懂得判断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我才敢大胆下断言。这根本是疯狂举动。



这一点也不寻常!



「您做好决定了吗?等您抵达地球的时候,应该已经赚够足以支付利息和手续费的钱了吧──」



我没有让对方把话说完,便开口说:



「我想请问一下。」



「咦……请、请说。」



「请问你们每天会签到多少契约?」



「呃……这个嘛……比较多的时候,会有十到十五份左右……」



柜台人员不停眨著眼睛,一副彷佛想说「好端端地问这什么问题」的模样。不过,被客人发问,柜台人员还是习惯性地回答了问题。这样的举动想必是因为抱著轻率的心态。



这般工读生心态的人却在负责融资的审核动作。



而且是以没有收入、没有工作,也没有资产的人为对象的不动产融资。



「谢谢。」



我道谢一声后,从椅子上站起来。



「那、那个,先生?」



我没有理会对方,转身快步离去。我拿出行动装置,在拨号之前,先整理思绪。我感到胸口发疼,内心里的想法像是一把烈火烧著我的心头。



华莱士博士有可能是对的。原来他的视线前方绝不是看著一片凄凉的荒野。



我感觉到血液流窜到指尖,脉搏剧烈地跳动著。之前去到信用卡贷款公司、汽车经销商时的不对劲感也化开了。原来根源就在这里。



我想起华莱士博士在25俱乐部说过的话。



华莱士说过即使没有能力质疑数学理论是否健全,也有能力质疑它的大前提。



华莱士是货真价实的悲观帝王。



不过,不论何时,总会有人高喊「那个可能性」。当大家都说右边时,势必会有某些人想反驳说是左边。正因为如此,在月面秉持卖空派作风、历经千锤百炼的华莱士博士,才会被奉上带有揶揄意味的别号。



尽管拥有那样的别号,华莱士博士却不是纯粹病态性的悲观论者。他是熟知该看什么数字、该思考什么事情的资深操盘手。所以,那不太可能只是华莱士想太多。



我看向港口内的时钟确认时间后,做了一次深呼吸,并重新整理思绪。有可能是会错意,也有可能是想太多,甚至有可能纯粹是数学的进步速度实在太快,而我的认知追不上其脚步。



不过,我不可能不联想起某事态。



我拿起行动装置拨电话给马可。



『咦?阿晴先生?怎么了吗?你果然忘了拿什么东西吗?』



一股近似晕眩的感觉,那是在做投资时像被电著的兴奋感。



「马可,我想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事?』



前往地球的搭乘闸口挤满赚到小钱,而准备展开一趟奢侈旅行的兴奋人群。



我一边环视人群,一边说:



「你帮我准备好我接下来要说的统计数据,然后火速寄给我。」



『咦?你已经存了那么多要在轨道电梯里确认的资料,那些还不够吗?真是快被你打败了……我知道了,请说。』



「我们不是有租金统计,还有上市公司的营收年增率那一类的数据吗?我还要月面的国际收支数据。」



『国际收支?你说的是月面和地球之间的资金进出,对吧?你想开始玩汇率吗?』



「算是吧。」



我随便敷衍地回答后,继续补上一句:



「还有一个,这个很重要,这部分也要收集民间企业的数据。丹他们公司应该有数据。这是投资调查,不要舍不得花钱。」



『咦?……到底是要什么数据?』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后,开口说:



「我要不动产数量和价格的相关数据。如果有旧的数据,越多越好。还有……我也要地球的数据。美国、日本……有英国的更好。」



『啊?怎么会想要那种数据?』



我彷佛就快看见马可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大问号。要求不动产的数据应该是跟ABS有关,但调查ABS一事不是已经有结论了吗?可是,如果是跟ABS有关,那其他统计数据是要来做什么?



我感觉得到马可想要问什么,但我没有详细做说明。我担心一旦脱口说出那个可能性,我的认知就会被挂上有色眼镜。



的确,我是在怀疑CDO,而其来源是ABS。不过,如果是要怀疑规模庞大的贷款组成计画,再加上创造出证券的数学精准度和其发展速度,我再怎么有能耐也扛不起如此重担。毕竟我连Gaussian Copula的发音都发不好。



不过,如果是要怀疑它的大前提,我也做得到。想要让复杂且牵扯到庞大金额的ABS得以成立,其实只需要一个事实的存在。



「距离搭乘电梯的时间剩下不到二十分钟。我会等到最后一刻,你快去帮我收集刚刚说的数据。特别是不动产的价格数据和月面的国际收支。」



『我……知道了……』



「拜托了。」



『那个,阿晴先生──』



我没有等马可把话说完,便挂断电话。



说来说去,马可毕竟是个优秀人才,所以尽管心中抱有疑问,还是会照著指示迅速行动。



打完电话后,我不由得松了口气。



我有种为了隐瞒重大事实而撒了谎的感觉。



不过,我看向走廊的那一端,视线盯著方才听了商品介绍的新纪元发展公司临时柜台。



我离开的那个位置已经坐著其他客人,正兴致勃勃地听著说明。



我还看见一看就知道在月面赚了小钱,想趁著出门旅行时顺便做投资的家伙,以及处境真的像我方才随口捏造那样的人在排队。



在那里,根本不需要什么投资的才华。在那里,需要的是办下贷款的勇气,就这么简单。



等待马可传送数据的这段时间,我一直陷在沉思中。我思考著有没有可能是自己想错、会错意,不然就是想太多,甚至对自己在无意识之中期望是会错意的想法也怀疑一遍。



不过,只要有了数据,就能够让暧昧不明的想法或预测变得明确。



虽然真相甚至有可能被那些数据掩盖过去,但眼前的事实会帮忙揭开谜题。



一路来我就是这样在股市里投资,也赚到了不少利益。



的确,运用数学的那群人会搭著火箭飞得远远的,去到驴子根本追也追不到的地方。



不过,驴子若想要走同一条路,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世上,总会有想也没想过的陷阱在前方等著。



因为恶魔时时刻刻都藏在市场里。



「喔!」



行动装置发出通知声。我接收到马可的讯息连同数据。



距离搭乘电梯的时间还有六分钟。虽说几乎所有数据都能够在线上找到,但马可能够如此迅速便收集完成,想必是平常就习惯收集资讯的成果。我这么猜想著,却看见电子邮件里写著:



『我一直在想好像在那里看过你要的这一堆数据,后来想到原来是在博士的电脑里看到过。听说住宅数据是特别请人调查的数据。在公开网站上,似乎没有价格趋势的统计数据。我是跟玛莉亚小姐借来的,事后再跟你收手续费喔!』



我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因为一股莫名的确信而感到镇静。我抱著这般奇妙的心情,写信回覆马可一句:「我会把费用加到你的薪水里。」



在那之后,我确认了一下数据,也确认到自己想看的数据完美地全凑齐了。



数据完整到甚至让人觉得可怕。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不会被任何人打扰的安静时光在等著我。我可以彻底地好好研究一番。不过,我同时也打算只利用这段时间与这份数据展开搏斗。这突来点子本来就可形容是疯狂的举动,我敢笃定如果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上面,只会逼得自己陷入窘境。



别人不说,我自己就觉得不论向谁提起我的猜测,都只会被嗤笑而已。华莱士所收集的数据正是我要的数据,从这点即可预料到其前方之路极可能不会受到投资女神的青睐。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要亲眼确认。



预告前往地球的轨道电梯即将开放搭乘的广播声响起。我随著其他乘客一起往搭乘门前进。这样的光景让我有所联想。



人们都有一齐往相同方向前进的习性。



而且如莎蒂亚所说,时而也会做过头。



我忽然转身看向后方。视线前方的摊位积极在向人推销有个不正经名称的NINJA贷款。甚至对在这个竞争社会的底层痛苦挣扎的人们,他们也愿意提供融资。这般举动确实可以形容成是一种社会贡献。确实可以这么形容没错,但华莱士说得相当贴切,铅不可能变成金子,炸薯条也永远只是炸薯条。



我在心中低喃,说出不知多少年不曾说过的字眼。



泡沫经济。



月面有可能正面临不动产泡沫经济。



想法极其单纯。



物品价格是依什么而定呢?以传统的说明来说,即是需求和供给。



不过,对于价格本身,并无法只靠需求和供给来说明。原因是所谓的价格,一定要藉由货币性价值来表现。



于是,经济学家预设了极端的状况。



想像一座小岛上有一条鱼和一百慕鲁的货币。A先生拥有一条鱼,B先生则拥有一百慕鲁。B先生已经饿得快要晕过去,所以花光手上有的一百慕鲁,向A先生买了鱼。这时,鱼就有了一条价值一百慕鲁的价格。



那么,如果A先生拥有两条鱼呢?因为B先生只拥有一百慕鲁,所以就算抓住B先生饥肠辘辘这点,想要敲竹杠地把鱼全部推销出去,也只赚得到一百慕鲁。也就是说,一条鱼的价格会变成五十慕鲁。那么,如果反过来变成只有一条鱼,但B先生拥有两百慕鲁呢?



只要这样思考下去,就会知道鱼价会依岛上有多少条鱼和货币数量而定。



我应用了这样的思考模式。



我在港口被推销了融资方案。而且,我明确告知自己没有收入、没有工作,也没有资产。也就是说,如果以方才的小岛例子来比喻,我就是没有半毛钱的B先生。



我们会说因为有需求,价格才会上涨,但这个说法少了一个前提。应该说仅限于在有足够支付货款的货币之下,价格才会因需求而上涨。



这么一来,月面被广为讨论的前提将难以成立。



在说明月面的不动产时,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内容。



──月面的土地有限,也止不住移民流入的趋势。因为人口持续在增加,所以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说,不动产绝对不会跌价。



这样的说法或许有道理。



不过,想要让这样的说法延伸到引起不动产涨价,必须先达到每个来到月面的人都买得起不动产的条件。



接下来,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推展住宅支援计画?那不正是因为来到月面的人们面对不动产的行情,就算扒光身上所有衣物也买不起,才会流离失所吗?



这么一来,或许小岛上的鱼确实数量有限,但就算增加再多NINJA的B先生,鱼价也不可能涨价。答案很简单,因为B先生们没有钱。



如果B先生们想要买鱼,只能够向人借钱。



这时,就要思考一下月面的国际收支了。



月面的国际收支是把进出月面的资金金额加以整理而得的数据。也就是针对在月面生产的商品、点子或是月面上的资产,地球所支付的金额,和反过来从月面流出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如果以小岛的例子来思考,想要让月面的不动产价格持续上涨,光是有人持续来到月面是不够的。



必须有资金流入才行。



甚至可以说根本不需要有人来,只要有资金流入,价格就会上涨。强调有没有人来到月面这点,或许只是为了表示有资金流入的藉口也说不定。



回到国际收支的话题,月面的国际收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呈现出正数。



庞大资金以压倒性的气势流入月面。



「……」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



在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时,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试图找出可支持自我假设的证据。有个说法称为确认偏误,指出人们会有只寻求对自我想法有利之资讯的倾向。(注: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又称确认偏差、验证偏误,指个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而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以片面诠释来支持自我想法。)



所以,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找出可以反证自我假设的事实。



首先,必须思考租金的增加率。说不定NINJA贷款只是极端的例子,购买不动产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薪水一升再升,才买得起价格高涨的不动产。



我抱著这样的想法,点开专门研究投资界的数据调查公司将其提供的薪资数据加以图表化的图表一看,当场忍不住用鼻子哼笑一声。那数字和不动产价格的成长率根本无从比起。月面的不动产依旧是在几乎所有人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的价位。



那么,企业的营收成长率呢?企业利用盈余来投资不动产是常见的手法。我试著把所有上市企业的营收成长率加以图表化后,发现果然只有部分企业的表现突出,虽然整体看起来呈现强势成长,但仍处于极其正常的常识范围内。



我知道有好几家公司的营收反而正是靠著投资不动产的收益而得到成长。



这么一来,是否就表示不动产行情的成长率果然超出实体经济的成长率?



不过,如果移居到月面来的全是有钱人,不动产行情也是有可能以超越实体经济的成长速度获得成长。在地球上,有很多这种潇洒的度假地区。



「……可以假设的可能性太多了……」



我下不了结论,判断不出眼前的数据堆是否支持我的假设,还是我只是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在解读?



毕竟想要识破投资的真实价值,本来就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所谓的买卖,是因为同意该价格才得以进行,而不是同意价值。



价值观会因人而异,这句话相当耐人寻味。价格是肉眼看得见的东西,但价值不是。



泡沫经济是指价格远远偏离真实价值的状况,但真实价值不仅肉眼看不见,也无从得知究竟偏离了多远。另一方面,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在议论过后,认为经过多数人交易后,价格会渐渐逼近真实价值。



不过,这样的认知说穿了只是多数人想法的平均值,只要状况改变,人们的想法就会随之改变。毕竟即使在为了接纳所有人的意见进而实现公平政治才被导入的民主主义下,也能够合法建立独裁政权。



所以,不知道真实价值的我们这群人只能得到一个令人心急的结论。那就是要等到泡沫经济破裂后,才会知道是一场泡沫经济。



「……要是有什么可以当成基准点的东西就好了……」



这么心想后,我忽然察觉到一件事。如果偏离实际需求的价格代表泡沫经济,是不是只要确认一下根据不动产实际需求的价格就好?



至于根据不动产实际需求的价格是什么?那不是指不动产的买卖价格,而是指租赁价格。



照理说,投资不动产本该有的目的是预估租给别人时可得到收益。



我点开几份不动产数据的档案,试著根据租赁行情来计算不动产的收益。



看著计算出来的数字,我不禁感到傻眼。



「……报酬率……1.5%?」



那是位在牛顿市中心采复式单位设计的住宅。如果是用买的,也需要一笔数目庞大的金额,至于用租的,租金也是贵得吓人。话虽如此,但计算报酬率之后,年报酬率却是1.5%。



1.5%。



我忍不住摀住嘴巴。



「太夸张了……美国的国家公债都还比它高。」



我继续寻找其他不同的物件,再根据租赁行情和物件行情一一算出报酬率。计算出来的报酬率都在2%上下,超过2.5%的物件少之又少,看到最多的数字都落在1点多%。



这样的数字代表著如果为了赚租金收入而购买不动产,必须花上超过五十年的时间,投资才可能回本。



房子一定会老旧,老旧了就一定要翻修。房子不是能够永远保持原状的东西。



这么一来,假设不花半毛钱翻修房子,也一直有房客愿意租房子,等经过四十年必须重盖房子时,这栋房子就会变成亏钱投资。



那也就算了,还有更不寻常的地方。



投资不动产的回报少于实质上算是零风险的先进国家公债的报酬率,对于这样的事实,要拿什么理由才有可能加以正当化?



如果要以「风险与投资回报」这个不成文规定来解释,只有在投资不动产会比投资国家公债更加安全时,才可能得到那样的事实。



不可能吧?



我把马可帮我收集来的华莱士的各种数据做了计算。基本上,不动产泡沫经济这东西在全世界不论哪一个时代,总会在某处发生。看著计算出来的数字,我不禁打起寒颤。



发生泡沫经济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其现象被形容得有多么疯狂,租赁报酬率再低也都保持在3%以上,在泡沫经济破裂后一般也会回到5%至7%。这是因为虽然不动产价格一路下滑,但租金不会下降得那么剧烈。



在假设租金为一定价位的前提之下,若不动产的租赁报酬率从3%回到了7%,不动产的价格就会遭遇下跌到大约半价或低于半价的状况。假设一千万慕鲁的大楼预估可有三十万慕鲁的租金收入,报酬率就会是3%,但如果不动产的价格下跌到四百万慕鲁,三十万慕鲁的租金收入就会达到7.5%的报酬率。



从一千万慕鲁暴跌到四百万慕鲁的这种下跌率,可说相当符合泡沫经济崩坏该有的现象。



不过,月面在这方面果然也是个特例,月面的不动产有可能原本就是低报酬率。



我这么猜想而确认历史数据后,不禁颤抖。



直到约莫十年前,月面的不动产报酬率在5%上下,不仅如此,租赁行情也几乎没有改变。有所改变的是不动产的价格本身。



由实际付钱租房子的人们所形成的行情几乎没有改变。



这点从薪资统计的数据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既然如此,就表示……这果然是……」



注视著排列在眼前的数字,我忍不住痛苦呻吟。如今的月面不动产报酬率低于2%,可说低得吓人。这么一来,当泡沫经济破裂后,就算假设会恢复到十年前的5%,不动产价格也会出现50%到70%的跌价幅度。万一像地球发生过的不动产泡沫经济崩坏例子那样跌价到7%或10%的报酬率,会是什么状况?



不动产的价格势必会像房子被压扁一样跌到谷底。



如果要形容这样的状况,那会是在购买不动产时,必须支付比租房子来住的房租多出两倍、三倍以上的费用。



「那些钱……要从哪里生出来?」



那当然是贷款,而借钱给这些人的金主甚至不是月面的人。



「没错……克莉丝也说过的……克莉丝说过的金融引擎……在月面滚来滚去的大量资金,肯定就是透过ABS和CDO从地球吸来的钱!」



事情总算和ABS和CDO扯上了关系。



这是在告诉我已经不能忽视下去吗?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难道还要怀疑下去吗?



而且,一路推测到这里,我总算看见答案,也解开一直挂在心头上的疑问。



每次听到各种贷款的话题时,我总会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那就是每次都会以一句「反正不动产一直在涨价,就算要付贷款的人真的没钱付,也不会有问题的」来总结整件事情。我所感受到的是一张就如衔尾蛇咬住自己尾巴般的奇妙构图。



不论是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或房屋贷款,一切都是仰赖不动产的涨价收益在支撑。然而,这个不动产价格的上扬现象,正是因为不动产行情看好才得以有所保障。因为不动产行情上扬,才会有投资人加入,因为有投资人加入,不动产行情才会持续上扬。



那么,如果构成一切根基的不动产市场跌价了,会变成什么状况?万一不动产的价格跌落,要怎么办?预想会涨价而申请NINJA那类贷款的人们会怎样?他们绝对不可能付得出利息或偿还贷款,所以肯定会试图卖掉不动产。



如果真的演变成那样的状况,应该会有一群人抱著同样的想法排队等著卖不动产吧?



应该一瞬间所有人都会面临破产吧?



风险被分散的说法其实是在扯谎吧?



「……不会吧?」



我感到错愕地低喃道。我皱起眉头忍受近似反胃的不舒服感,但脑神经擅自唤起记忆。脑海里的声音吼著:「快回想在美好悠远的纯朴时代被建立的名为资产组合保险的避险计画!」



没错,那个计画里确实有救生艇。不过,如果所有人都坐上救生艇,就会沉船。



没有一个例外!



「……」



思考到这里,我闭上了眼睛。



此刻的感觉就像从施压在身上的重力之中瞬间解脱。



我有种总算知道自己身处何方的感觉。



那么,当我张开眼睛时,会看见什么呢?



华莱士博士究竟在这里看见了什么?



「不会错的……」



我低喃道。



「世界即将崩坏。」



华莱士博士把赌注下在「世界即将崩坏」上面。他把赌注下在ABS会毁灭的可能性上。这么一来,就表示卖空ABS或CDO并不合理。有方法可以用少数资金下钜额的赌注。有方法可以赢得获利金额数也数不清的胜利。



那就是保障商品。



也就是可以补偿被形容是炼金术的ABS证券损失的保险契约。



这个保险契约的保费是多少来著?



据说风险最高的低级债保费是0.8%。意思是针对票额一千万慕鲁的低级债,只需要支付八万慕鲁,即可得到全额保障。全额赔偿!



这意味著万一低级债不履行债务,靠著八万慕鲁的费用即可回收到一千万慕鲁的投资回报。获利率高达一百二十五倍。如果要以熟悉的百分比来呈现,那会是一万二千五百%。这样的数字恐怕已经到了像调皮小孩在恶作剧的境界。



这样的数字也符合了华莱士博士的说词,他闯进办公室来时,吼著投资回报会超过一百倍。



然而,我之所以不禁打起寒颤,原因其实不在于投资回报率本身。



老实说,在投资上,投资回报率本身并不是真正的重点。



为什么呢?因为就算投资回报率很高,若只是投入少许金额也没意义。没错,一百慕鲁变成一千倍的十万慕鲁确实很了不起,但如果是规模一百亿慕鲁的投资有0.1%的投资回报率,就会有一千万慕鲁的庞大数字。



在投资界里,吸收得了钜额投资资金的地方有限。如果是针对单一企业,一百亿慕鲁或一千亿慕鲁的金额规模就太大了。这样的金额规模就连对整体股市来说,也是无法忽视的金额。



因此,投资机关的规模如果变得过大,就会把投资对象转换成国家公债或汇率。因为这类投资的金额正是会达到以兆为单位的规模。



而投资的规模变得越大,利率往往就会变得越小。



尤其是获利金额高的投资,基本上一般都是小规模的投资。



不过,以这次的例子来说,不必担心这些事情。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规模呢?我想起克莉丝在柔软的脸庞漾起得意的笑容时所说的话。



每月营业额达到数十亿慕鲁。



假设市场崩坏了,保障商品将会补偿不被履行的债权,这代表著每个月会有这些金额被视为奖金堆叠上去。



我坐在椅子上直打哆嗦。



搞不好还不小心有些尿湿了裤子。



不过,这世上有人会嘲笑我的反应吗?



毕竟如果克莉丝所言属实,这场赌注甚至可预估会有一兆八千亿慕鲁的投资回报。



我从椅子上站起来,看向窗外。



从关了整整十天的房间里看出去,看见了变得庞大得超出视野范围的地球。这无疑是某种暗示。



发现世界秘密的我一边这么心想,一边著迷地看著湛蓝的巨大地球。